兴华涂层机2017年2月28日讯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上海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梅芳演示三锭脚踏纺车的使用。纺者踩着踏板,轮轴飞速滚动,纱锭欢快地唱起歌,洁白的棉条越来越小,棉纱卷却逐渐变得圆滚滚……这样家家纺纱、户户织布的场面,曾是江南一带城镇的盛景,如今已经很少见了。
发端于元代上海松江府乌泥泾的手工棉纺技艺,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影响和意义。它不仅让“民事不给”的乌泥泾变得富庶,也让上海的纺织业龙头地位历经几百年而不衰,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辐射至江南地区后,十多个大、中、小城镇构成不同等级的棉纺织中心和贸易中心,深刻改变了江南经济结构,带动了区域经济、贸易的繁荣,进而影响到全中国乃至世界。
随着棉纺织大工业生产的成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因为物质基础、文化生态的消失逐渐风流云散。2006年,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年76岁的康新琴成为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
物质基础、文化生态正在消失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源于黄道婆从崖州(今海南岛)带回的纺织技术。在位于乌泥泾镇(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的黄道婆纪念馆,至今还保留着黄道婆墓。1985年,康新琴开始为黄道婆“守墓”,每天以虔诚、勤恳的态度洒扫,无论刮风下雨,以至于很多人把康新琴认作黄道婆的后人。
在“男耕女织”的时代,纺织技能母传女授,世代沿袭。“女孩子如果不会纺织,是吃不了‘婆家饭’的。现在没有这样的传统,所以也不大有人学了。”康新琴的女儿、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上海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梅芳告诉记者。在上海青浦、浦东郊区农村中,有着大量农业文明与乡村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它们大都是古代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农业文明色彩以及吴越文化共性。因为生态场的丧失,比起发源于近代、在上海工商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发展中兴起的非遗形式,它们的传承要严峻得多。
现在,86岁的康新琴已经搬进了新公房,家里不再摆织布机和纺车,腿脚也不灵便。尽管常念着“守墓”职责,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她依然沿袭过去的传统,半强迫地让女儿学习纺纱。王梅芳从45岁才开始真正学踩三锭纺车。
三锭脚踏纺车非常考验四肢的协调性和力量的把控,对纺织娘的悟性和经验有极高的要求。纺车上装有三个纱锭,用皮绳紧紧箍在纺车轮轴上,轮轴以脚踏板带动,让纱锭旋转起来。纺者用左手四指夹三根棉筒,右手引纱,即完即添,这完全是凭纺者的经验和巧劲,才能纺出三根同样支数,捻度均匀的棉纱线。这种纺车较大的优点是解放了手,双手可以全神贯注用于引纱加捻,一手能纺三根纱,大大提高了棉纺织产量。